數九寒天的黑龍江佳木斯,最高氣溫只有零下十幾攝氏度。每年一到這個時期,玉米種植農戶們總是待在家里,而他們卻紛紛走進佳木斯大學參加首屆“科迪華農業科技農民大學”的農業技能培訓。
“做農業就要經常去農村,和農民打交道,了解他們真實的需求。”科迪華農業科技公司大中華區總裁王建平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去年我們在中國與農民們一起開了幾百場會,傳授他們種植養殖新技術,讓農民種好糧食、賣個好價錢。”王建平介紹,專家們為農民設置的課程包括農藝技術、良種鑒別、數字化運營以及如何采用商品期貨工具對沖風險等各類技能,覆蓋了農場運營全周期的完整知識體系。
大多數人對于科迪華農業科技公司這個名字都會感到陌生,但它的“老東家”陶氏化學公司和杜邦公司可是無人不知。兩家赫赫有名的全球500強企業聯手設立科迪華究竟出于怎樣的考慮?
據王建平介紹,2017年8月份,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成立,2018年2月份新公司Corteva Agriscience亮相,其名稱含義為自然之心。同年8月29日,該公司在大中華區正式啟用全新中文名稱“科迪華農業科技”。目前,該公司在中國擁有19個研究和試驗設施、6個生產制造設施,供應鏈與渠道網絡遍布全國大部分省區市。
“很多現代農業公司都非常關注精準農業。所謂精準農業是指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根據空間特性定位、定時、定量實施的一整套現代化農事操作與管理系統,是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全面結合的新型農業,可以提升對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有效緩解化肥、農藥過度使用等問題。”王建平說。
“我們的目標是幫助農民種好地。”王建平以數字農業為例介紹說,去年一位叫楊海昌的農民在內蒙古蒙西經濟區一帶種植了700畝玉米。“我們與他開展了緊密合作,還通過衛星測繪監控玉米生長情況。當時,我們觀測到他家同時種下的玉米生長狀況不一。農藝師現場采樣發現該地塊長期用磷肥,造成土壤板結。及時發現問題、找到原因,進而幫助種植戶解決問題,這就是我們的工作。”
談及公司未來的重點,王建平表示:“我們今后要加強氣象預測方面的工作,研究農作物生物質、淀粉等的構成比重……在塑造未來農業的道路上,科技創新將為全球種植者啟迪農業智慧,照亮豐產、繁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