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米節上,五常市長張英波發布了五常大米標準。張英波介紹,五常市立足中國品牌戰略發展現狀,以五常大米為引領,打造中國稻香米集群品牌國家名片,實施了五常大米產業提升工程,建立并推出了五常大米地方標準體系,做到了稻米產業鏈條各環節標準化。通過8個方面標準,梳理出27個流程、99道工序,引導農民努力打造優質、綠色、高端水稻生態種植基地,為五常大米提供高品質原料,促進了五常稻米產業提檔升級,為把五常大米打造成為國際級品牌大米或國際集群品牌大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常市是中國優質稻米之鄉,中國好糧油行動示范市,國家有機綠色稻香米核心產區,年產大米50多萬噸。五常大米品質優良,天然綠色,享譽全國,遠銷日韓歐美和東南亞,自然優勢得天獨厚。去年,五常水稻價格平均每公斤比前一年上漲1元,稻農增收超過10億元。在2017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發布榜單中,五常大米以670.7億元蟬聯地標產品大米類全國第一。
大米節期間,來自省外的120多位農業和糧食行業來賓到“中國優質稻米之鄉”五常市參觀考察,近距離感受到黑龍江水稻生產加工的標準化、精細化和專業化,促進生產者和采購商零距離對接洽談,進一步深化產銷對接合作。在五常市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與會人員傾聽了五常市農業局主要負責人就五常大米溯源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工作情況介紹,了解了五常市現代農業快速發展進程,切實感受了龍江第一綠色品牌——五常大米的先進耕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