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第10號臺風“安比”的影響,23日起東北大部分地區出現了強風雨,氣溫也隨之下滑,東北地區尤其黑龍江省中部和北部受到影響特別大,25日晚上開始省內局部就已大雨傾盆,澇災即刻形成,玉米、大豆、水稻作物均受到影響。據了解,目前黑龍江省風災、甚至蟲災嚴重,并且天氣預報稱未來幾天(26-28日)黑龍江東部和北部有大到暴雨,澇災面積將進一步擴大。此外受10號臺風“安比”影響,山東淄博、鹽城以及江蘇等地出現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同時伴有8級以上大風,部分區縣玉米出現不同程度倒伏,其中因“安比”減弱后的熱帶低壓影響“安比”帶來的大風和降雨,山東濟南部分地區還未授粉的成片玉米地面臨絕收,同樣值得關注。
據了解,目前東北地區新季玉米已開始零星進入授粉階段,實際上相對于“澇災”,最大的問題在于早期干旱導致的播種周期長達一個月可能使得東北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好天氣”,目前的中長期預報總體上還是有利于后期玉米生長的。從有關部門調查了解情況來看,目前東北地區、內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大部春玉米處于拔節至吐絲期,部分進入開花吐絲階段;西北地區大部處于吐絲期;西南地區大部處于吐絲乳熟期,廣西、江西大部處于成熟收獲期。同時東北地區玉米長勢最為惹人關注,且各省區玉米生長情況不一,按目前情況,遼、吉、黑地區春玉米有較強的減產預期,內蒙古地區玉米豐產概率較大。因5月份干旱范圍較大,遼寧和吉林3成玉米種植地塊在5月20日之后播種,與4月底播種地塊時間相差20天左右,新作玉米生長期不一。此外,由于前期積溫不足,導致播種初期以吉林為主等旱區玉米植株高度同比偏低,更為重要的是當東北玉米主產區進入授粉關鍵期以后,大雨和高溫均將影響其最終的單產;而氣象預報來看,經歷了前期干旱以后,目前東北大地降水量略顯過剩,是否會延續至8月份授粉關鍵期值得關注。而6月份吉林和黑龍江地區出現粘蟲災害,基本在可控制范圍,對春玉米成長基本無影響,后期仍需關注9月份天氣情況,氣溫高低將直接影響晚播種玉米的灌漿,從而對玉米產量和容重帶來影響。
東北玉米授粉關鍵期的 “天氣”仍可能成為市場下一個炒作的題材,目前斷言新季玉米產量增減變化雖為時尚早,但是當前東北地區玉米作物處于關鍵生長期,倘若頻繁降雨甚至暴雨、大風天氣,導致局部澇象嚴重、倒伏面積增加,將令玉米單產受損。同時目前湖北春玉米零星上市,預計8月初“兩湖”地區春玉米或將集中上市,近幾年隨著玉米價格的下滑,兩湖地區春玉米的種植面積不斷下降,總產量隨之降低。今年春玉米毛糧開秤價較去年基本持平,孝感漢川地區毛糧收購價格在1700元/噸左右,常德澧縣毛糧收1800元/噸,因收購量少,玉米多發周邊養殖場,外運很少,對市場的沖擊影響不大。但因今年春玉米播種進度不一,關于上市期推后的消息炒作增加,9月中下旬新玉米價格或高開高走。對于現貨市場而言,今秋我國優質玉米供應是否充裕,秋糧上市前優質玉米庫存是否已準備好也是需要關注的一個要點,尤其是在中美貿易戰還可能不斷升級的大背景之下。
8月2-3日繼續舉行臨儲玉米拍賣,計劃投放總量800萬噸,與之前數量持平。從近兩周拍賣成交情況來看,成交量呈現微幅回升的狀態,這與前期拍賣成交量持續下降,社會商品庫存逐步消耗有關。另據統計數據顯示,已經連續多周拍賣成交量僅200萬噸,月成交量僅800萬噸左右,這與國內月內實際消費量2000多萬噸相比,數量相差很大,成交量快速下降雖然有利于糧價堅挺,但對于后期市場而言,階段性供應或趨于偏緊,所以需求企業自身提高拍賣量為宜。雖然從國務院牽頭啟動的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清查這一動作可以看出眼下我國處理政策性糧食問題的決心(尤其是臨儲玉米超過1億噸,最低托市小麥超過7000萬噸,最低托市稻谷超過1億噸),但是普查工作量非常龐大,進展不會太快,暫時也不會對玉米價格形成明顯壓力,不過東北地區暴雨天氣將會影響陳糧外運,高密度降雨令陳糧出庫和運輸受阻,導致北方港口和華北地區到貨量縮減,因此不排除上述地區市場反彈行情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