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技論文發文量和高被引論文量均排名全球第一,農業專利競爭力繼續保持全球第二……12月6日,2023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江蘇南京召開,會上發布的《2023中國農業科技論文與專利全球競爭力分析》《2023全球農業研究熱點前沿》《2023中國涉農企業創新報告》等一系列報告,用一連串振奮人心的數據,傳遞出我國農業科技蓬勃發展的積極態勢。
農業科技論文質量取得長足進步
科技論文和專利是反映科技創新能力的直觀指標。本次發布的《2023中國農業科技論文與專利全球競爭力分析》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科技情報分析與評估創新團隊研究編制,基于論文和專利數據,對美國、日本、法國、中國等22個全球農業代表國家及其機構的整體農業科技競爭力進行了深入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結論:
統計顯示,在科技論文方面,中國的農業科技論文發文量和代表論文質量的高被引論文量均排名全球第一。從具體學科表現來看,中國也愈加出色:近5年,在各類農學學科中,中國科技論文競爭力排名第一的學科較2017年至2021年增加了植物保護和水產漁業兩個學科,達到了8個;中國在農業農村經濟政策學科上,也實現了入選該學科全球TOP10機構“零的突破”。
“報告表明,中國農業科技論文‘量大質低’的現象得到改善,質量取得長足進步,高被引論文量增長的驅動作用顯著。中國農業科技基礎研究日益深化,已開啟‘量質雙升’的發展新階段。”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說。
在專利方面,報告顯示,中國農業專利競爭力繼續保持全球第二,競爭力指數與美國差距逐漸縮小。近5年,中國農業發明專利申請量保持在年均11.5萬件,2018年至2022年,中國農業發明專利申請總量以57.67萬件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占22國農業發明專利總數的55.53%;中國農業發明專利平均被引頻次為1.29,位居22國中的第二位。
在具體領域上,近5年,中國在5個技術領域專利競爭力排名第一,比2017年至2021年增加兩個(動物遺傳育種、動物疫病防控),在13個農業技術領域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均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尤其在動物營養與飼料、植物營養與肥料和農業機器人3個領域,我國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占到22國上述技術領域申請總量的70%以上。
中國在農業研究熱點前沿領域表現持續領先
在學科熱點前沿中的研究活躍程度及表現力是衡量農業科技水平的另一重要標志。本次發布的《2023全球農業研究熱點前沿》同樣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科技情報分析與評估創新團隊編制,報告基于2018年至2022年的SCI論文和CSCD論文數據,進一步評估了全球各國家和機構的研究活躍程度及表現力。
報告顯示,中國的農業研究熱點前沿國家總體表現力得分全球排名第一,總體貢獻度、影響度和引領度也繼續穩居第一。與2017年至2021年相比,近5年我國農業研究熱點前沿的總體表現力全面提升,全球份額由28.42%增長至35.15%,國家貢獻度的全球份額由31.69%增長至41.71%,引領度的全球份額由18.32%增長至23.67%。此外,在農業9大學科中,中國在8個學科的熱點前沿表現力位居第一,學科層面逐漸開始領跑全球,學科發展不均衡現象明顯改善。與2017年至2021年統計時段相比,2018年至2022年中國在作物園藝、農業信息與農業工程、畜牧獸醫和農產品質量與加工、農業資源與環境5個學科的國家表現力排名持續位居榜首,水產漁業和林業2個學科的國家表現力排名均由全球第二上升至全球第一。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周清波分析:“這說明中國農業熱點前沿研究的成果產出量持續增加,發揮主導力的產出也在增加,影響力持續升溫,目前應著力加快將活躍轉變為重大突破的步伐,將研究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