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玉林9月13日訊 近年來,廣西玉林農業學校基于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背景,對接鄉村數字文創產業發展需求,踐行深度產教融合,探索鄉村數字文創人才培養體系,教育學生走鄉土、行數創、傳文化,以優秀的鄉村文化砥礪學生品質,增強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著力培養“德技兼備”的數字文創人才,為廣西鄉村數字文創產業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制定“特色化”的鄉村數字文創人才培養目標
尋求廣西鄉村數字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需求與涉農中職學校的深度契合點,挖掘本土民俗文化、非遺文化、紅色文化、美食文化等鄉村文化,以產業需求為依據,以廣西鄉村文化為載體,突出“鄉村數字文創”特色,堅持“顯人文、重應用、凸特色”理念,培養具有深厚鄉村文化底蘊、扎實專業技能、較高綜合素質的“德技兼備”數字文創人才。
構建“協同化”的鄉村數字文創人才培養機制
依據“協同育人”理論,提出以校企合作為依托,制定“協同化”培養機制,發揮校企共同設定數字文創人才培養目標、共同建設數字文創專業群、共同開發數字文創特色課程、共同開發數字文創特色教材、共同組建教學團隊、共同建設實訓實習平臺、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質量標準等“七個共同”優勢,強化校企雙主體育人。
運用“融合化”的鄉村數字文創人才培養過程
鑒于鄉村數字文創人才需具有較強的跨界、鏈接意識,依據“融合發展”理論,提出以崗位需求為核心,在課程設計上,打通專業壁壘,實行開環機制,建立復合型專業群,強調跨專業、多學科融合,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能力和鄉村數字文創知識體系的形成;在教學過程上,貫徹實施產教融合和崗課賽證融合,以產促教,以賽促學,以證促質;在師資能力上,實行科教融合,將企業項目引入學校,以工作室形式,組建師生校企研創團隊,提升師資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生實踐能力。(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