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改革幫我們打通了進貨渠道,進口的食品原材料相當于有了新‘護照’,今后我們可以甩開膀子開拓市場了!”山東戀味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蘇海濤高興地說。6月7日16點30分,山東戀味食品有限公司通過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在線上提交用途證明等材料進行報關單申報,海關工作人員劉川16點58分通過通關管理系統完成接單審核。這批由印度進口的26噸小茴香,經德州海關辦理通關手續后在青島港提貨發往樂陵。這也是改革模式下山東首單順利通關的進口藥食同源商品。
△ 調料第一城卻無法自主進口原料
樂陵市楊安鎮是全國最大的香辛料深加工基地、全國最大的調味品集散地,年購銷量占據全國調味品市場的半壁江山。這座僅有5萬人口的小鎮,擁有267家調味品加工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2家,形成以辛香類調味品深加工為主的調味品全產業鏈條,占據全國份額的40%,全鎮調味品及相關產業年產值達220億元,有著“中國調料第一城”的美譽。
破解藥食同源商品進口通關便利化,一直備受當地調味品加工企業關注。這些企業使用的小茴香、姜黃、肉豆蔻、丁香、豆蔻、蓽茇等,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部分原料受制于國內產地、品質,進口依存度很高。據悉每年樂陵市藥食同源進口商品使用量達1.6萬噸,總價值約2.5億元,占全省比重50%、全國比重15%以上,具有龐大的市場需求。但困擾企業的是,他們無法實施自主進口。
“此前如果要進口這些原料,必須取得專業的資格證,藥品通關單才可以進口。我們卻沒有這種資質?!鄙綎|龐大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是樂陵當地的行業龍頭,已經成立36年,藥食同源商品占據該企業原料的30%-40%,該企業進口板塊負責人周偉波對此頗有發言權。
原來出于監管需要,按照規定在山東注冊的非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進口這些藥食同源商品,不論何種用途,都需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申領進口藥品通關單,非涉藥進口企業在進口此類商品時面臨無進口資質等問題,只能通過具備資質的藥品等企業進口,這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食品企業業務開展。
比如姜黃用途廣泛,除了作為藥品還可用于調味品咖喱的制作、工業色素提取等?!叭ツ暧幸患覈饪蛻粜枰喼埔慌?0噸的咖喱,經過前期反復確認配方,其所需要的姜黃原料是一個來自國外的品種,為了保住訂單,我們聯系到一家企業,他剛剛進口了100噸同品種的姜黃用于提取色素,由于該企業是工業品渠道進口,需要我們簽訂工業用途協議,但我們是做調味品的,無法提供工業用途,最后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近300萬元的訂單受損?!敝軅ゲㄕf。
通過中間商除了增加成本,且存在藥品、工業品和食品檢驗標準不一等問題。周偉波介紹,有次從中間商那里進口了20噸的豆蔻,價格較正常市場價上浮了20%,最關鍵是有些看著表象很好,但內部已經開始霉變,最后無法及時供應訂單,企業吃了啞巴虧。前些年有些企業通過邊境貿易解決原料問題,當地一家調味品企業從業者說,甚至有些是來源渠道不明的商品,為了訂單無奈之下只能冒著風險高價購買。
△ 自貿政策“漫游”至特色產業小鎮
進口藥食同源商品順利通關,將自貿區政策“漫游”到特色產業小鎮實施,屬實是件新鮮事,但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
為解決藥食同源商品進口監管無依據的問題,2021年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與樂陵市政府等地簽約聯動協議,并由省自貿辦牽頭,聯合濟南海關、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藥監局、濟南片區、德州樂陵市等相關單位和部門,打通進口環節堵點。去年省商務廳(省自貿辦)、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濟南海關聯合印發《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藥食同源商品進口通關便利化改革試點方案》,明確在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和自貿聯動創新區德州樂陵市,以自貿制度創新賦能+聯動創新區輻射帶動方式實現藥食同源商品進口通關便利化,食品生產企業試點單位可憑《藥食同源商品進口用途證明》、進口提單等材料,向屬地海關辦理藥食同源商品進口通關手續,無需辦理《進口藥品通關單》。
“改革實施后,符合條件的試點企業,可以憑借‘用途證明’等材料辦理通關放行手續,不用再像以前一樣辦理進口藥品通關單。同時對經審核后無需查驗的貨物,優先辦理放行手續;被隨機抽中的,涉及查驗布控的貨物,優先辦理查驗放行手續,大大縮短了進口環節時間。”德州海關保稅業務監管科科長張德昌說。山東龐大調味食品有限公司、山東戀味食品有限公司、山東富洲食品有限公司三家成為首批試點企業。
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郭凱表示,這是濟南片區通過改革創新服務和賦能省會經濟圈的一次“自貿實踐”,也是多部門跨地域聯合推動的一次產業制度創新專項攻堅突破,立足自貿試驗區功能定位和重點產業,形成更多集成化系統化改革創新成果,謀劃形成更多的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才能以更高標準的制度型開放賦能產業發展。
△ 在更大范圍內釋放自貿改革創新紅利
山東戀味食品有限公司車間內機器轟鳴,還未走進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香味,只見工作人員將成包的小茴香倒入色選機,選出大小合適的優質小茴香和陳皮、八角、花椒等攪拌在一起,打磨成粉,就成為了烹飪常用的五香粉?!靶≤钕闶腔A原料,是五香粉、燉肉料等常用調味品的必備原料,用量比較大,據測算這批26噸小茴香采購成本較之前的渠道降低12%,隨著其他‘藥食同源’原料的進口,估計可為企業節約該項采購成本20%左右。尤其在當前需求不足、面臨一定困難的形勢下,這項政策大大緩解了企業經營壓力,計劃用節省下來的資金大力開拓海外市場。”蘇海濤說。
“之前調研中調味品企業提出的進口藥食同源商品的需求已經近2萬噸,藥食同源首單落地后,之前還在觀望的企業,現在也在積極申請試點。”樂陵市商務局局長靳建華說。
記者了解到,制度上的突破并不意味著監管缺失,改革必須同步規劃好風險防控,由側重事前審批更加側重事中事后監管。此前進口主要由藥監部門檢驗,取消《進口藥品通關單》轉為食品后,由海關部門按照食品檢驗,對此德州海關開辟有關通道,加快試點企業通關便利,當日申報當日放行。而為了確保貿易事實與進口申報相符,進口的藥食同源商品僅能用于食品加工生產,不得作藥品用途或未經生產加工對外直接流通,這需要在試點企業選擇、商品備案、進口通關、生產使用和市場流通等各環節做好風控制度設計,并實現智慧監管。比如,這批進口的小茴香到達企業后查檢部門會進行抽檢,企業需要把信息上傳至“山東食鏈”小程序,實現從貨物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流程追溯和監管。
省商務廳(自貿辦)規劃指導處處長馬翎介紹,試點任務落地是積極發揮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突破與先導作用的一項創新舉措,不僅幫助樂陵調味品企業降本增效,提高了企業的獲得感,而且疏通了制約產業發展的制度型堵點痛點,進一步促進了貿易便利化。自貿試驗區是制度創新的試驗田,下一步,將繼續聚焦市場關切和產業訴求,深化聯動創新,持續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在更大范圍內釋放自貿改革創新紅利。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海峰 賀瑩瑩 通訊員 賈鵬 崔昕 報道)
責任編輯: 任戌盈 簽審: 吳永功
上觀號作者: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