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實施以來,江城稅務部門靠前發力,按照“提前排摸—集中審核—快捷辦理”的工作流程,依托大數據平臺精準篩選企業類別及納稅需求,針對企業不同的涉稅業務辦理需求,梳理歸納與企業相關的最新政策,實現“一企一策”精準服務,緩解企業經營壓力,進一步提振市場主體發展信心。
“別看它只是一款調味品,但需要歷經選豆、浸泡、蒸煮、制曲、天然發酵、曬干、冷卻回油等十八道工序,耗時40余天,才能有烏黑油潤、松化香醇的風味。”出身豆豉釀制世家的馮康表示。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豆豉釀制技藝(陽江豆豉釀制技藝)”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馮康通過創辦自己的品牌來實現對豆豉文化的推廣。“希望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豆豉。”抱持著這個愿景,1994年,他創立了廣東陽帆豆豉有限公司。長達30余年的努力經營,使得“陽帆牌”不僅成為陽江豆豉的知名品牌,產品更在占領國內市場之余,遠銷美國、日本、加拿大、英國等世界各地。
由一顆豆豉出發,走進歷史光影,探尋文化根源。馮康表示,為擴大生產規模,提升企業的發展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更好地傳承和發展陽江豆豉釀造技藝,近年來該公司一直在不斷探索文化助力產業升級的新路徑。今年年初,公司新廠區在江城銀嶺科技產業園正式落成投產。
“我們探索建立以酒店餐飲、購物、傳統文化展示為一體的豆豉工業旅游。游客不僅可以直觀地看到豆豉生產制作的全過程,還能深入了解入選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陽江豆豉釀制技藝。”馮康介紹,新建廠房投入資金1億元,面積4.3萬平方米,生產規模比原來擴大了一倍,年產量可達1.2萬噸。
建設新廠區的銀行貸款,加上日益攀升的生產成本,導致廣東陽帆豆豉有限公司的現金流出現了緊張。“我們的生產原料選用陽江本地區所產黑豆,皮薄肉多,顆粒適中,還能在高溫濃縮下保持顆粒玲瓏不易松散。”馮康介紹,曾獲國家金質獎的廣東“豆豉鯪魚”罐頭,就是看中陽江豆豉濃香醇厚、余味綿長的特性,因而與廣東陽帆豆豉有限公司保持長期合作。“目前我們每月要購入大量原材料黑豆,在黑豆大幅漲價、每噸價格達到7000多元的情況下,退稅款到賬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
(圖為稅務人員提供“一企一策”服務)
“稅務人員第一時間聯系了我們進行政策宣傳,不僅詳細講解了企業劃型、退稅條件和申請時間等內容,還演示了電子稅務局申請退稅操作流程。”廣東陽帆豆豉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區彥紅算了筆賬:新政策實施前,公司只能按60%的比例享受增量留抵退稅,而且還要受連續6個月增量留抵稅額不低于50萬元的限制。新政策實施后,公司可以不受這兩項限制,在4月便多獲得近82萬元的退稅款。“對制造業企業來說,現金流穩定非常重要。今年收到的500萬元留抵退稅款讓我們公司緩了一口氣。”
據了解,下一步江城稅務部門將持續加大政策宣傳輔導力度,全方位、全流程做好退稅減稅工作,用“真金白銀”為市場主體“輕裝前行”增添“稅動力”。
文字:陽江日報全媒體記者/費先霞 通訊員/陳海韻
攝影:陽睿暄
編輯:鄒軍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