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本批省級非遺名錄207項、擴展項目名錄127項,共計334個體現巴蜀優秀傳統文化的非遺項目列入省級非遺名錄加以系統保護傳承。成都市溫江區和盛鎮醬油傳統釀造技藝(溫江滴窩油釀造技藝)成功入選,為溫江“非遺”文化再繪炫麗一筆。
據《溫江縣志》記載,早在清朝乾隆年間(約1738年)溫江醬油就開始生產,距今已有285年左右的歷史。而一直延續傳統工藝的春流牌溫江滴窩油(溫江醬油)在2003年被列為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更是被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工商總局頒發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春流牌溫江滴窩油(溫江醬油)是由溫江區美味王釀造食品廠生產,該廠于1999年成立,前身為1956年溫江縣供銷社食品一廠,是國營老廠的轉制企業。據溫江區美味王釀造食品廠相關負責人介紹,春流牌溫江滴窩油(溫江醬油)按照傳統工藝,精選大豆和小麥為原料,經過清洗、浸泡、蒸煮、拌麥面、制曲、曬露發酵、翻醅、濾油等十多道工序作業造就了滴窩油的上乘品質和獨特味道。由于采用傳統工藝生產,曲料當中生長的各種酶系齊全,所以經過8個多月的發酵后產品風味俱佳,特殊的濃郁甘甜并非一般豆麥醬油可比擬的,且富含人體必須的氨基酸、蛋白質、糖分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因不含任何防腐劑,而具有久儲不變的品質特色。
如何助力傳統“非遺”得到保護發展?按照溫江區委、區政府推動“提醒服務”加強營商環境建設的工作要求,和盛鎮確立企業“聯絡官”,深入開展企業入戶走訪,與企業共同討論發展中的難題。通過“一企一策”梳理惠企政策,制定企業個性服務“提醒清單”,協同企業挖掘歷史文化、策劃品牌宣傳,幫助企業申報省級“非遺”并成功入選。
“‘滴窩油’作為我們優質本土產品,我們要深入認知“滴窩油”的資源價值,主動引導企業策劃包裝和文化挖掘。”溫江區和盛鎮人民政府鎮長劉念表示,和盛鎮鎮府將進一步研究梳理醬油上下游產業鏈,圍繞“如何帶動鄉村振興”,搭建平臺促進醬油廠與國有企業、集體經濟等合作,推動“滴窩油”擴大生產規模,營建非遺體驗場景,提升品牌影響力?!拔覀円尅胃C油’產品走出川渝,進駐品牌商超?!?/p>
據了解,溫江區和盛鎮人民政府堅持聚焦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以主動服務、減化服務、增值服務,推動干部服務理念由“甲方思維向乙方思維”轉變,進一步實現營商環境優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