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泛指所有的惡性腫瘤,它的原因是正常細胞在物理、化學、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導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失衡,從而轉化為癌細胞。
癌細胞與正常的細胞完全不一樣,它具有無限增殖,可以轉化和轉移的特點,癌細胞無限增殖會破壞正常的細胞組織,還會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的組織,甚至經過體內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的部分。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癌癥新發病例已經達到400多萬例,因為癌癥死亡的病例每年高達300多萬例,每一分鐘就有7個人確診為癌癥。
有人說,我國癌癥高發是因為蠔油吃多了,而且在網上還有人認為蠔油經過加熱之后,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增加癌變風險,那么我國癌癥的出現與蠔油有關系嗎?
我國癌癥高發,和蠔油有關嗎?
蠔油是一種以新鮮蠔作為原料,經過煮熟、蒸煮、壓榨、過濾等一系列加工工藝制成的調味品。它有濃郁的海鮮味和香氣,可以用來調制沙拉、炒飯、炒面等菜肴。
蠔油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對促進肝臟功能、增強免疫力、調節血壓、改善血糖、預防貧血等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但是,蠔油中也含有較高的鈉含量,不能過量食用,特別是高血壓、腎臟疾病的患者需要注意控制攝入量。
目前沒有明確的科學研究證明蠔油攝入量過多會直接增加癌癥的風險。但是,蠔油中含有較高的鈉和亞硝酸鹽,長期過量攝入這些物質會增加患上胃癌、肝癌等惡性腫瘤的風險。因此,建議適量食用蠔油,特別是高血壓、腎臟疾病、胃腸道疾病、肝病等患者應當避免過量攝入。
不過大家在購買蠔油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規品牌生產的蠔油,也要注意蠔油的攝入量以及正確的使用方法,才能達到預防癌癥的效果。
醫生忠告:3種調味品,少碰為妙
魚露
魚露是一種常用的調味料,一般商家在制作這種調味料的時候,其實是將魚和蝦的下腳料加入鹽分熬制而成。
魚露中含有較高的鈉,過量攝入會導致血壓增高、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不適合腎臟疾病、高血壓和水腫患者。
魚露中可能會含有鉛、汞等重金屬,過多地攝入會對神經、心血管系統造成傷害。
所以大家在平時要適當攝入語錄,不要過度依賴于路,每天不得超過10毫升。
白糖
白糖也能夠達到提鮮的效果,很多人炒菜的時候喜歡放入白糖,尤其是南方地區,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白糖攝入過多也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
白糖含有高熱量,且不含營養,過多地攝入會導致體重增加,進一步增加肥胖風險,長期攝入大量白糖,可使人體胰島細胞損傷,胰島素分泌減少,導致血糖升高,最終引發糖尿病。
攝入過量的白糖,容易滋生細菌,在口腔中形成牙齒上的牙菌斑和齲齒。還會導致血糖和膽固醇水平升高,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
甜面醬
有一些人炒菜的時候喜歡放入甜面醬,這樣可以增加菜色,也能夠讓菜更入味。
不過甜面醬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淀粉,過量的攝入會導致體重增加,增加肥胖癥、糖尿病、心臟疾病等疾病的風險。
甜面醬中的鈉含量較高,過量的攝入會導致血壓升高,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經常食用甜面醬,會導致血脂、膽固醇等代謝異常,引起血栓等肥胖病、心血管疾病。
蠔油吃不對,對身體傷害大
蠔油的加熱時間不能太長
蠔油加熱的時間不能太長,會破壞它里邊的組織成分,這樣就影響了蠔油的效果。
不要和味道重的調料一起食用
蠔油雖然非常鮮美,使用蠔油的時候,就不要再與其他味道重的調料一起了,比如和糖、醋、辣椒一起使用的話,就會掩蓋了蠔油的鮮味,只能感覺出甜味、酸味、辣味。
紅燒、糖醋菜不要放蠔油
不管是紅燒菜還是糖醋菜都要放糖,原則上蠔油與糖醋不能一起用,白糖本身就能起到提鮮的效果,再加上蠔油其實很容易讓菜品發苦。
蠔油不能多放
蠔油屬于一種濃縮型的調味品,其中鈉含量是非常高的,如果放太多的話,不利于血壓血糖,血脂的穩定。
如何正確使用調味品?
控制用量
調味品往往含有大量的鹽、糖等成分,如果用量過多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建議在使用調味品時,適量控制用量,避免攝入過多的不良成分。
選擇品質優良的調味品
選擇品質優良的調味品可以保證調味品中的成分安全、衛生,避免使用劣質的調味品導致身體健康問題。
少用含味精的調味品
味精是一種常用的調味品,在烹飪中常用來增加食物的鮮味。但是,味精含有谷氨酸鈉,過量攝入會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建議盡量選擇不含味精或使用量較少的調味品。
盡量使用天然調味品
天然調味品如蔥姜蒜、香菜、花椒等,不僅可以提供食材更天然的味道,而且營養成分也更為豐富。
選擇合適的調味品
不同食材對應不同的調味品。比如,魚需要用鹽、花椒、生姜等調味;肉類需要使用糖、醬油、料酒等進行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