蠔油作為廚房里最為常見的一款調味品,現在可謂是調味品當中的“佼佼者”了,很多人炒菜的時候都喜歡放入蠔油,感覺放上一點蠔油,味道立馬變得更加鮮美了。
不過現在網上對于蠔油的爭議性比較大,很多人說經常吃蠔油會有致癌風險,導致越來越多的人不敢吃蠔油了。
案例分析:
前段時間王女士正在家里炒菜,突然收到媽媽發來的微信,點開一看,原來媽媽給自己分享了一篇文章的鏈接,而文章的標題就是蠔油吃多了會致癌。
媽媽之所以給王女士分享這篇文章,就是因為王女士不管炒什么菜都喜歡放蠔油,看到這一個標題,王女士連文章都沒有打開直接回復了媽媽一句:謠言!
沒想到媽媽直接給王女士打了視頻,兩個人在打視頻的過程當中爭吵了起來,最終媽媽直接掛斷了視頻通話,好幾天沒跟女兒聯系。
王女士也覺得非常委屈,母親經常給他分享這種文章,王女士大多都是不理會,因為他知道網絡上有很多文章,都是夸大其詞的,不過這一次王女士,卻上網仔細查了一番,發現在網上的確有很多文章表示蠔油吃多了會致癌,這不禁讓王女士感到有一點擔憂,真的不敢吃蠔油。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不吃蠔油了?吃蠔油真的會致癌嗎?醫生說出實情
之所以網上很多人表示蠔油會致癌,主要是因為蠔油當中含有谷氨酸鈉,而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鈉,所以在網上關于吃味精會致癌的說法也一直存在,網友表示這種物質攝入過多就會增加致癌風險。
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谷氨酸鈉進入身體之后會分解成谷氨酸和鈉,谷氨酸是味精當中的纖維部分,同時也是我們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之一。
其實除了蠔油和味精當中含有谷氨酸之外,很多肉食和蔬菜當中也含有谷氨酸,谷氨酸對于我們人體來說并不是致癌物,反而是我們身體的必需物。
不過網上有傳言說谷氨酸鈉加熱到120攝氏度會產生焦谷氨酸鈉,這種物質是會致癌的,其實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能夠證明焦谷氨酸鈉具有致癌性,只不過膠谷氨酸鈉加熱到一定程度之后,會失去原有的酸味。
蠔油儲存不當會存在致癌風險?
根據食品營養學成分提取的實驗顯示:蠔油當中所含有的營養元素為氨基酸、礦物質、微生物、脂、有機酸等18種微量成分。
將蠔油打開之后,與氧氣直接接觸就會發生氧化反應,出現微生物表層變質的現象,這樣就會導致大量的黃曲霉毒素攝入人體內誘發癌癥。
所以大家在平時儲存蠔油的時候,一定要冷藏儲存,可以放在冰箱的上層,達到預防霉變的效果,避免黃曲霉毒素的滋生。
過量食用蠔油,會給人體帶來哪些危害?
1、誘發痛風疾病
蠔油的主要原材料是生蠔,是通過濃縮取汁的方式達到濃郁的程度,對于痛風患者來說,如果攝入的嘌呤含量較高的話,很容易誘發痛風,而生活當中還有大量的嘌呤,所以對于痛風患者是不建議吃蠔油的。
2、血壓升高
蠔油當中的碘成分比較高,對于患有慢性代謝類疾病的人一定要控制好各種調味品的攝入量,如果鹽放入過多又在攝入大量蠔油的話,很容易導致鈉鹽攝入超標,從而導致碘離子成分偏高,導致血氧濃度升高,誘發高血壓。
3、升高血糖
蠔油在制作的過程當中會添加大量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如果經常吃蠔油的話,不利于餐后血糖的穩定。
4、增加腎臟負擔
如果吃蠔油的時候,又添加其他的含鹽量比較高的調料,很容易導致鹽攝入超標,這樣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引起其他不適。
如何正確吃蠔油?
1、蠔油不可以直接吃
蠔油屬于一種濃縮型的調料,所以使用蠔油的時候,不可以直接將蠔油加入到菜品當中,而是應該將蠔油微微加熱,然后舀一勺湯汁與蠔油充分混合再放入到菜品當中。
2、蠔油不能長時間烹飪
蠔油是不能長時間烹飪的,所以放置蠔油的時間是比較講究的,最好是在臨出鍋的時候放入蠔油稍微翻炒一下,這樣才能發揮出蠔油的鮮美味道。
3、不可過多添加
蠔油屬于一種調味品,只是用來提鮮的,所以大家放蠔油的時候不要貪圖多,這樣反而會掩蓋了菜的原本味道。
4、不是所有的菜品都可以放蠔油
不是所有的菜都可以放蠔油,比如糖醋菜,紅燒菜,腌制類以及辛辣類的食物都是不可以放蠔油的,在烹飪海鮮的時候也不可以放蠔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