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質量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中之重,蠔油是生活中常吃的調味品,在中國人桌上,大部分烹飪食物都會放入蠔油,吃起來味道更加鮮美。
但是關于蠔油的傳言也越來越多,甚至有些人認為蠔油經過加熱之后,會產生致癌物質,增加身體癌變風險,那中國癌癥高發,當真是蠔油惹的禍嗎?為了身體健康,我們平時最好盡量少碰哪些調味品呢?
中國癌癥高發,是蠔油惹的禍嗎?
蠔油的主要成分是生蠔濃縮汁、白砂糖以及谷氨酸鈉等多種物質,致癌的說法針對的就是谷氨酸鈉,傳言說的是谷氨酸鈉加熱到120℃后會產生焦谷氨酸鈉,該物質會致癌。
其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焦谷氨酸鈉有致癌性,且谷氨酸鈉進入人體后,進一步被分解成谷氨酸、鈉,谷氨酸是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因此可以明確的是蠔油不會致癌,吃多了可能會使尿酸增高,并不會致癌。
因此,在蠔油開蓋后,合理的儲存方式是放入冰箱(0—4℃)冷藏,如果長時間存于室溫,無疑會增加其腐敗、霉變的風險,這時就有可能產生黃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質,增加致癌的風險。
所以大家在購買蠔油時,盡量選擇小瓶裝蠔油,縮短存放的時間,開蓋后一定要放冰箱冷藏,并盡快食用。
如何正確食用蠔油?
1、出鍋時再放
蠔油不耐高溫,所以在烹飪的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火候和時間,最好在食物快要出鍋的時候再加入。
切不可在熗鍋時就加入,因為蠔油的鮮味加熱后容易散失,久煮會影響蠔油調味增鮮的作用。
2、和調味品混合有講究
蠔油不僅可單獨調味,還可與其他調味品配合使用,用蠔油調味切忌與辛辣調料、醋和糖共享。因為這些調料均會掩蓋蠔油的鮮味和有損蠔油的特殊風味。
3、蠔油的保存
蠔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沒有經過發酵處理,所以很容易變質,發霉的蠔油不要吃,即使只有瓶口長毛了,也會危害健康。
沒打開的蠔油,可以常溫保存,一般保質期為2~3年,但打開后就必須冷藏保存,保質期也大大縮短,只有半年左右,盡量在這個時間內吃完。
4、看配料表
買蠔油時,大家要注意盡量選擇大品牌,買蠔油時還要看配料表,有蠔汁兩個字的才是真蠔油,產品標準號也是GB開頭的。
教大家一個判斷是不是優質蠔油的方法,可以將瓶子晃動幾下,再靜置,瓶壁上蠔油很多,則是優質蠔油。
醫生:這3種調味品,最好少吃
1、雞精
雞精的主要成分包括味精、食用鹽、大米、白砂糖、核苷酸鈉鹽、食用香精、雞肉等,其中含有大量的鈉,對于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等容易發生水腫的人群來說,食用過多可能會加重水腫。
同時雞精中的鈉需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攝入多會增加腎臟方面負擔,尤其對于腎功能障礙的人群更加不利。
2、變質的食用油
食用油是主要的提煉物質和調味品,也是美食專家和老百姓烹飪食材必不或缺的原材料的調味制品,若是廚房當中儲存的食用油出現“哈喇味”或者“強大的酸味”,可能食用油已經發生變質損害反應。
食用油發生變質反應會積累過多黃曲霉毒素和病原鏈球菌的發病機制,這兩類物質又被世界衛生組織統稱為“2A類致癌物”,有效數據研究表明,體內存留1.5mg的黃曲霉毒素,可能讓本身肝臟的正常反應機制,誘發組織臟器的癌變程度。
3、魚露
魚露是以小魚蝦為原料,經鹽漬、發酵、熬制而成的一種鮮美醬料。魚露的用途非常廣泛,在食物中添加可以起到調鮮的作用,魚露雖然美味,但其中的鈉含量卻很高,每100克魚露含鈉約9350毫克。
而且發生變質的魚露中含有的亞硝胺成分更高,并且魚露在制作的過程中會經過長時間的發霉以及發酵,可能會滋生串珠鐮刀菌以及白地霉真菌,均屬于比較常見的致癌物質。
經常食用變質魚露可增加致癌風險,導致食道以及胃部出現癌癥的幾率增大,喜歡吃魚露的人,可以將魚露的使用量控制在每天5~10克左右,這個范圍基本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嚴重影響。
結語:癌癥的發病因素多種多樣,并非少吃幾種調味品就能完全避免,但是上面這些調味品確實存在一定的弊端,生活中最好謹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