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出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古書《漢書·酈食其傳》更是表示:“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回看很早之前,那時的人們做飯連油都舍不得放,只有在過年時候的飯菜才會有點油水,因此,那時的人很少出現三高之類的疾病。
然而對于現在的人們來說,基本每家每戶都會有一個“富貴病”的患者,這都是因為日常的過于豐富和不健康的飲食有關。
近些年來,我國的癌癥患者正在不斷增加,甚至癌癥的數據也一直名列前茅!
說到蠔油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蠔油的用途十分廣泛,它不僅能調味,還鮮味十足,具有很好的增鮮的效果,所以,很多咸鮮味的菜肴都要用到蠔油。
但是最近幾年,關于蠔油傳言越來越多,甚至有些人認為蠔油經過加熱之后,很可能增加癌癥風險,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
蠔油的正確食用方法
1.蠔油需要加熱
蠔油可不能和食鹽,雞精一樣直接放到菜品里面,尤其是做涼拌菜的時候!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放到鍋中加熱一下,這樣才能激發出蠔油的鮮味,讓涼菜的味道更好。
2.不能直接勾芡
很多菜都是用蠔油勾芡做成的,比如蠔油生菜、蠔油香菇等,不能直接用蠔油勾芡,必須先用高湯拌勻稀釋后再勾芡,沒有高湯用水淀粉也可以。
而且,蠔油要在食材做熟后再下鍋勾芡,最能體現出鮮味,千萬不要熗鍋時食用。
3.不可以長時間烹飪
蠔油的作用于雞精一樣都是提鮮的,正因為如此,蠔油不可以在鍋中長時間的加熱,這樣不僅會不可以起到一個提鮮作用,還會破壞掉蠔油本身的營養以及影響到蠔油的口感!
因此,在制作美食的時候,盡可能得等到快出鍋的時候再添加蠔油,這樣做才可以最大程度保留住蠔油的鮮味。
中國癌癥高發,是蠔油惹的禍嗎?
蠔油在最早的時候是用生蠔熬煮制成的,現在市面上售賣的蠔油為了延長保質期提升口感會加入一些添加劑;生蠔主要成分是生蠔濃縮汁,白砂糖以及谷氨酸鈉等物質,其中,谷氨酸鈉是蠔油香味的主要來源。
人們之所以會認為吃蠔油容易致癌,是因為蠔油中含有谷氨酸鈉,而谷氨酸鈉曾傳言會致癌。
原汁蠔油嚴格上稱的上市,蠔油湯含有的氨基酸和蛋白質非常豐富,但是,會導致微生物過量,很可能會出現蠔油變質結塊等問題。
對于蠔油會致癌這個傳言,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教授強調:目前并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焦谷氨酸鈉可致癌的研究結果。
但是蠔油確實比較“擰巴”,不耐高溫,這種“擰巴”也是由于谷氨酸鈉,它是一種呈鮮物質,在70℃~90℃味道最鮮,一旦加熱到120℃以上,就會失去它的鮮美!
所以,在日常的烹飪過程當中,溫度是達不到的,所以說蠔油致癌是不攻而破。
蠔油雖然能夠提香菜的味道,但是大家一定要適量的食用!蠔油的主要材料就是生蠔屬于海鮮吃了過多也會增加高尿酸血癥的增高誘發痛風,所以,一定要控制它的攝入量。
醫生:這4種調味品,最好少吃
1.自己榨的油
總有一些老年人認為自己榨的油更天然更無污染,對人體健康更有營養,但事實是自榨油不管從原料篩選,加工工藝還是檢驗工具上,都很難得到安全保障。
同時,榨油的過程中并不能保證其衛生環境也不會經過精煉,所以,其中會存在許多小分子雜質,這些小分子雜質由于煙點低,因此,在加熱的時候更容易產生有害物質,對身體健康不利!
2.魚露
魚露在我國福建廣東等地區比較常見,尤其是涼拌海鮮或者做一些海鮮湯的時候,就會用到魚露,更有助于提升食物的鮮美度。
但是根據相關研究發現,大量的食用魚露,也可能會增加致癌的風險,因為魚肉在制作過程當中需要發酵,發酵就會產生乙酸乙酯!
大量的使用魚露,就會給鼻咽喉造成刺激,還會造成肝臟腎臟的負擔,引發嘔吐,腹瀉,腹脹等癥狀。
3.鹽
食鹽是廚房當中出現率最高的調味品,在炒菜做湯的時候,適當的加入食鹽,都有助于提升食物的味道。
但是,如果長期高鹽飲食,不僅加重血管的負擔,升高血壓還會加速皮膚的衰老,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和肥胖癥,甚至增加患有胃癌和骨質疏松的幾率!
所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希望大家控制好食鹽的攝入量,每人每天最好不要超過6克。
4.雞精
雞精中含有鈉,因為雞精不咸,所以,很容易使用過量而察覺不到。
對于六十歲以上的人來說,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和水腫等疾病的人尤其該少吃雞精。
食用雞精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時,還會導致血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升高,從而限制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
延伸:如何預防癌癥的出現?
1.定期檢查
防癌體檢是早期發現癌癥最重要的手段,專業的抗癌體檢可以說是最省錢、最不痛苦、最受推崇的方法。
一般來說,這些檢查項目包括例如肺癌的肺部CT、胃癌的胃鏡檢查和直腸癌的直腸指檢。
2.飲食規律合理
想要避免癌癥入侵威脅健康,要做到的就是飲食恰當。
三餐飲食是否合理和健康有關,想要保護消化系統,提高多個器官功能,就應該謹慎飲食,通過規律,清淡的飲食方法來獲取各種營養物質。
3.控制飲酒
控制飲酒意味著每天男性不得超過兩瓶啤酒,女性每天不得超過一瓶啤酒!同時,保證人體每天飲用最低的酒水,并不是意味著人們可以積攢一周的酒水,然后在周末晚上盡情暢飲。
4.謹慎選用日用品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指出,溴化阻燃劑、塑化劑、雙酚A三類物質可能導致癌癥,這些物質存在于一些家居用品中。
選購日常用品時,如果聞到較大異味,應果斷棄用!生活中最好少用塑膠產品,不用塑料杯裝沸水,不用塑料袋裝熱食,以免有毒物質在高溫下被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