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王女士今年剛進入社會,就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與同事們也相處得很好,這才短短幾天,同事就因為自己要過生日而親切地邀請王女士去她家吃飯,嘗嘗阿姨的手藝。
王女士招架不住同事的熱情,就只好前往了,到達目的地之后,王女士正準備去廚房和正在做飯的阿姨打聲招呼,就看見她正在往鍋里面加一大勺味精。
王女士常聽老一輩的人說,味精這種增鮮劑,吃多了會破壞我們的正常細胞,很容易得癌癥。
雖然不好開口,但是吃飯的時候王女士是一直吃的憂心忡忡,根本沒吃兩口。同事察覺到了她的異樣,特地前來關心的小聲詢問,但是她在得知真相后卻哈哈大笑:“味精哪會這么容易導致癌癥呀!”
但是,近年來我國的癌癥發病率一直呈一個增長的趨勢,王女士堅信,這一定與味精有關,無論同事怎么勸,這一觀念已經在王女士心中根深蒂固了。那么,味精吃多了難道真的會導致癌癥嗎?我國增長的癌癥發病率真的與味精有關嗎?
一、味精會導致癌癥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味精是十分常見的,可以說是每個人都見過、吃過,但是關于它的本質,我們又知道多少呢?所以在探討味精是否會導致癌癥之前,我們首先要先了解一下味精這個物質的本質。
味精,是一種增鮮劑,它的本質為谷氨酸鈉,是一種氨基酸鹽,水溶性很強,能夠容易地溶入菜品中,從而提高菜品的鮮美度。
味精的原料可以是小麥面筋等蛋白質,也可以是淀粉中的焦谷氨酸。我們一般拿味精來提鮮,味精溶于水會電離成為鈉離子和谷氨酸鹽離子,而我們舌頭上的味蕾處有T1R1,T1R3或者谷氨酸受體等氨基酸受體,當味精與食物一起被我們食用的時候,它就會作用于氨基酸受體,讓味蕾感受到鮮美。
味精中富含的谷氨酸是人體所需的必需氨基酸,這些谷氨酸可以幫助形成蛋白質,補充營養素;谷氨酸進入大腦之后能被腦組織氧化的唯一氨基酸,所以在葡萄糖不足的時候,谷氨酸可以作為能量的供應源;味精還能增加食物的鮮味,提高食物的美味度,能增加食欲,促進消化;所以,可以說味精對我們的身體來說是有好處的。
但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在120℃以上的環境中會轉變成為焦谷氨酸鈉,焦谷氨酸鈉雖然會使味精失去提鮮的作用,但它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更不在“致癌名單”之中。
所以,我們應當在菜已經或即將炒完的時候再加入味精,以最大程度的防止它的轉化,也能更好地提鮮,當然也要注意它的用量。
所以說,味精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我們應當擦亮眼睛,真正認出容易致癌的食物。
二、這三種食物容易導致癌癥
實際上,普通的調料品并不會很輕易地致癌,我們不要過分關注這些影響較小的食材,其實,我們接下來要說的三種食物才是我們應該多加注意的致癌食物!
第①個:霉變食物
花生、玉米、番薯等農作物非常容易發霉,特別是在梅雨季節,常常放了沒幾天就長出了霉斑。但是,有很多老年人都舍不得扔掉發霉的食物,頂多洗洗干凈,切掉完全霉變的部位就繼續吃。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在發霉的食物表面,常常含有一種一級致癌物黃曲霉素,黃曲霉素的毒性十分強大,人只要一次性吃下20mg黃曲霉素就會死亡;所以,黃曲霉素被稱為最強的生物致癌劑。
少量的黃曲霉素也會堆積在我們的身體中,持續地傷害肝臟,最終導致肝臟病變,患上肝癌,另外,黃曲霉素也很容易導致胃癌、腎癌等。
很多老年人在面對發霉的玉米、花生的時候,都認為只要切掉霉變的部位,然后經過高溫烹制,就完全沒有問題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實際上,我們切掉的只是看得見的部分,在其周圍也存在許多看不見的霉菌。況且許多霉菌在加工食物的溫度下根本不會死亡,比如黃曲霉素只有到280℃才會裂解。另外,將發霉的食物堆放在家里,霉菌的孢子也會隨著空氣傳到我們的呼吸道,影響呼吸道功能。
因此,一旦看見發霉的食物,我們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應當立刻扔掉!
第②個:腌制類食物
腌制類食物包括咸菜、咸魚、咸肉等。
腌制開始前,我們會在其中加入很多食鹽,在漫長的腌制過程中,這些鹽會轉變成為一種叫做亞硝酸鹽的物質,亞硝酸鹽在進入人體之后會被體內的酶催化,轉變為二甲基亞硝酸銨,而二甲基亞硝酸胺是一種公認的致癌物質,會使胃、腸、胰腺等消化道癌變的幾率大大升高。
因此,我們要減少食用腌制類的物質,如果非要食用,那么也一定要注意用量,只要少量地進食,過過嘴癮,一般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第③個:燒烤類食物
燒烤類食物包括烤雞翅、烤豬肉、烤羊肉串、烤鴨肉等。
經過燒烤而成的食材很容易直接接觸到到炭火,但是燒烤所用地木炭中含有一種I級致癌物質:苯并芘,這種物質可以通過食物與木炭直接接觸進入食物中,也可以通過燃燒產生地煙霧污染食物。
另外,當肉類食物在高溫下加工時,其中的脂肪會被破解,并與肉類中的蛋白質成分結合,形成苯并芘并附著于食物表面;燒烤類食物中含肉類較多,攝入較多脂肪也容易引起大腸癌和生殖系統癌。
另外,燒烤的過程中,我們一不小心就會把食物烤焦,特別是魚和肉,它們一旦被烤焦,其中的色氨酸會轉變成為色氨酸P1和色氨酸P2,這兩種物質被歸類為“有可能致癌物質”,在長期的日積月累之下,很有可能引起肝癌等疾病。
因此,我們在吃燒烤的時候要嚴格把控制作的過程,在烤肉的時候盡量將食材與炭火隔開,或者用錫紙將食物包裹起來再加工,一旦烤焦了就不要再吃了,這些方法都可以減少致癌物質的產生和保護我們的健康。
預防癌癥,這三種食物我們必須少碰、不碰!除了不吃這三種食物以外,我們還可以從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細節中出發。
三、如何有效地預防癌癥?
癌癥的預防可以說是貫穿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每個細節處我們都要注意到。
首先,我們要合理、健康的飲食。研究表明,35%左右的癌癥是因為不當的飲食引起的,所以說,平衡的飲食是防止癌癥的最重要習慣。
因此,我們的一日三餐最好遵循《中國膳食營養指南》,做到三餐平衡、蛋肉結合、比例合理、多吃蔬菜水果,盡量改掉不良的進食習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其次,我們要做到戒煙戒酒。我們都知道,吸煙與口腔癌、鼻咽癌、肺癌都有著密切的聯系。香煙中的致癌物質會破壞我們的DNA,如果DNA被破壞后沒有及時修復,在一定的刺激下會不斷增殖變成癌細胞,導致癌癥。吸煙也會大量殺傷免疫系統中的免疫細胞如淋巴細胞等,導致免疫系統不能良好的工作,容易形成癌癥。而酒精很容易誘發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所以,吸煙和酗酒都有害健康,我們要盡量戒煙戒酒,避免其中的有毒物質侵犯我們的健康。另外,煙霧中的PM2.5也可以進入我們的細支氣管,引起肺癌,因此,我們也要盡量遠離吸煙的人,避免吸入大量的二手煙。
另外,病毒感染也容易誘發癌癥。這一類常見的病毒有人乳頭狀瘤病毒、肝炎病毒、幽門螺旋桿菌、EB病毒等,這些病毒分別會引起宮頸癌、肝癌、胃癌和鼻咽癌。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做好預防工作,潔身自好。大家一起吃飯時盡量用公筷,避免感染。病毒攜帶者應當積極治療并且嚴格隔離,防止傳播給他人。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避免有害物質的接觸和有毒的偽劣產品。減少呆在密閉的空間中的時間,注意空氣地流通,定時進行通風,定時檢測環境中有可能的致癌物濃度。
關于癌癥的致病原因,我們不能像王女士一樣一知半解,根本不了解味精和癌癥真正的關系就一昧地抵制味精,這樣反而容易鬧出笑話來。
但是我們更不能談癌色變,將癌癥當作生活中地禁忌詞匯,不敢提及。我們應當對癌癥有一個正確的了解,盡量避免酒、燒烤類和腌制品等真正的容易致癌的食物,清楚地明白我們應當如何抵御癌癥,不走彎路,健康認真地過好每一天!
而已經罹患癌癥的病人也不要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只要發現的早并且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以我們現在醫學的水平,很多疾病都是可以被治愈的,所以不要喪失信心,要做到相信醫生、相信未來,更要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