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后
料酒是烹飪肉類食物時不可缺少的調料之一。它是以黃酒為基酒,加入一些香辛料和調味料做成的一種低度調味酒,其主要成分有酒精、糖分、糊精、有機酸、氨基酸、酯類、醛類、雜醇油等。具有除腥去膻、提香增鮮的作用。
01
料酒是怎么發揮作用的呢?
除腥去膻
魚類、肉類、禽類等動物性原料都有一種腥臭味, 這其實是一種叫三甲胺的揮發性物質。隨著肉類新鮮度下降,三甲胺的體積分數會越來越高,腥味也就越來越重。
烹飪時加入料酒,乙醇就會通過肉類食物的毛細血管和細胞的空隙進入細胞內部,而細胞內各種成分間都有表面張力,乙醇克服三甲胺與其他成分之間的表面張力,使三甲胺溶入自身中。三甲胺經過這種解吸作用溶解于乙醇中,并沿著細胞內空隙和毛細血管擴散到食物的表面;隨著烹飪溫度的升高,三甲胺和乙醇會快速揮發,這樣食物中的腥膻味就會快速減除,從而使菜肴的味道更加香醇濃郁。
調味增香
料酒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這8種必需氨基酸都是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需要從飲食里面來提供。它們在被加熱時,能與調料中的糖結合成芳香醛,可以產生多種果香花香和烤面包的味道。料酒中的醇與脂肪酸與加入的食醋進行酯化反應后,也能生成芳香氣味。料酒中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使菜肴的營養更加豐富。
腌制入味
在烹調前對一些原料如魚、肉等進行腌漬, 必選料酒, 這是因為料酒中的乙醇具有很強的助味滲透作用。由于原料中蛋白質的分子量很大, 其溶液的摩爾濃度很小, 所以蛋白質溶液的滲透壓很低;而料酒中的乙醇分子量很小,故其滲透壓較高, 所以料酒能很快地通過細胞膜滲透到魚、肉組織的細胞內, 并與其中的有機物質結合。其他一些調味料如糖、鹽、蔥姜汁等在乙醇的引導下也很順利地進入到原料內部。烹飪后,肉類更加嫩滑入味。
殺菌防腐
醉蝦、醉蟹是南通、上海及寧波一帶一道特色傳統名菜,主要制作材料為活河蝦、活蟹,其肉質鮮美口感飽滿、回味悠長、軟嫩滑爽。為什么酒醉菜品能殺菌防腐、延長保存時間呢?這是因為乙醇不但能破壞維持蛋白質結構的疏水鍵,同時還能進入蛋白質分子中的肽鏈空隙形成氫鍵, 削弱了蛋白質內的氫鍵, 導致蛋白質結構崩潰,肽鏈伸展開來,而引起蛋白質變性達到殺菌的目的。如果用白酒腌制,因為度數太高,口感容易發苦,破壞蝦肉的鮮嫩感,而黃酒度數較低,腌制起來比較溫和,腌制效果更好更充分。
02
料酒與黃酒的區別在哪里?
料酒與黃酒的最大區別為,黃酒是一種飲料酒,而料酒是在黃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品種,它是用30%~50%的黃酒做原料,另外再加入一些香料和調味料做成的。 與黃酒相比,炒菜時放料酒不僅味道好,而且價格還比較便宜。料酒只有在做菜的時候才可以用。
有的人在做菜時料酒用完了,就用白酒代替料酒,認為料酒、白酒都是酒,同樣能烹制出可口的佳肴,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白酒的酒精濃度最低是20度左右,最高有60度左右,酒類中的主要成分乙醇有很強的滲透性和揮發性。如果烹調菜肴的時候,用乙醇含量過高的白酒就會破壞菜肴的原味。
03
5元和10元的料酒有什么區別?
仔細觀察一下不同料酒的配料表就能看到。有的料酒的配料是水、大米、小麥、食用鹽、香辛料等,而有的料酒的配料是水、食用酒精、黃酒、食用鹽、香辛料、食品添加劑(谷氨酸鈉、焦糖色)等。前者是釀造料酒,一般以發酵酒為基礎,至少需要3年的時間,才能達到香氣濃郁、口感醇厚。而后者是勾兌料酒,其食用酒精含量甚至超過了黃酒,多為勾兌而成,工藝簡單,耗時短,香氣不足,烹飪效果差,自然價格就會便宜不少。
料酒既然是烹制菜肴不可缺少的調味品, 那么在日常使用中就要學會挑選。購買料酒時,不要嫌麻煩,每一瓶都看看成分,成分相同看價格,價格相同看牌子,就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料酒了。另外由于料酒屬于低度酒, 容易變質酸敗, 所以要妥善貯存與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