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風雨凝聚出來的一句話,是加加人的追求也是整體調味品品從業人的夢想。
今天我們就講述一段調味品行業“龍頭”加加人的故事,一個傳統的醬油企業結合蘇寧拼購煥發新機,二次轉型的故事。
“落魄”人民教師跨界做醬油,二十年成龍頭
1996年,一位夾著公文包、操著湖南口音的人民教師告訴工作人員,我要注冊一個醬油公司。20多年后,這個公司成為了市值數十億的調味品行業龍頭。創立公司的這位湖南教師就是加加食品集團董事長楊振,1996年,34歲的大他不顧阻撓毅然辭去“鐵飯碗”工作,認準當時一片空白的調味市場,懷揣著醬油夢投身食品行業,創辦加加食品,主營醬油等家庭調味業務,這在當時掀起很大震動,要知道90年代人民教師穩定,吃皇糧,高收入,光鮮亮麗突然變成小作坊,讓無數人理解不了。
浴火重生,改革創新是第一“生產力”
從醬油界的鰲頭、到跌下神壇的“破落王子”、最后成為電商界的“火炬”,命途多舛的加加食品經歷了什么?
2012年加加食品在深交所上市,成為火遍大江南北的湖南明星企業,勢頭遠遠蓋過海天味業,當時海天味業才準備上市,而加加手握11.15億元募集資金,堪稱行業大佬級別的存在。
2008年至2018年是電子商務發展的黃金時代,素有“醬油第一股”之稱的加加未趕上“數字化運營”的列車,被海天味業反超。2019年,即將邁入花甲之年的楊振不再年輕,加加就像一艘乘風遠航的旗艦,被時代的浪花困在礁石中,他的內心惴惴不安:加加的營銷渠道受到了限制,信息不對稱導致市場無法進一步拓展。
“傳統行業如果不創新、不改革,將會走入死胡同。我們的初衷就是把高品質的醬油推向千萬家庭中,但過去十多年的斷層發展,打亂了整個公司的運營節奏。航母要重新找回航道,必須由青年團隊掌舵,聚焦互聯網,依托電子商務再度把加加推向全國每個角落”,這是楊振當年悟出的理兒。
隨后,加加摸著石頭過河,依靠新運營、新業態將傳統產業起死回生:
第一,成功打造了獲工信部認可的唯一的醬油數字化工廠,成為智能制造的示范企業之一;
第二,加入“觸電”行列,加加調味品旗艦店在蘇寧拼購上線,使互聯網成為新的調味營銷“戰場”;
第三,湖南寧鄉村搖身一變成黃金工廠,集齊5000村民專門為加加釀造醬油。
小人物大夢想,蘇寧助力成就蔚來
王錦燊,2010他加入互聯網電商浪潮,曾在阿里、京東等平臺激流勇進,2019年下半年加入加加食品,帶領10人團隊充分利用蘇寧互聯網電商優勢,賦能傳統醬油C端銷售,僅憑3個月的運營就為加加交出一份傲人的成績單,蘇寧918國貨節狂賣超5萬單,在糧油節又創下了10萬單量的輝煌,總銷售額達200萬之多。年輕人的敢闖敢拼在加加內部形成“新力量”崛起,同時也驗證蘇寧拼購“包山包海包廠”計劃的前瞻性和助力產業振興的價值。
十個空談家抵不上一個實干的人,在利用蘇寧銷量大獲全勝后,加加緊隨其后建立種植基地:寧鄉村坐落于最適合釀造醬油、醋、酒的北緯28°,釀造醬油講究日曬夜露,地處黃金維度,這里釀造出來的醬油更加鮮美。蘇寧拼購對口扶持寧鄉村,聯合加加將先進實用的新技術和新工藝推廣入村,培養千戶農民成為釀造產業精工,為當地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持續穩定增收起到了重大積極作用。
“一‘+’一‘-’,恰好構成了一個‘干’字,這與加加公司大力倡導的‘人人都是實干家’一脈相承,”老王如是說,“接下來,我們將與蘇寧深度合作,在家樂福、蘇寧小店等產鏈全面上線我們的醬油醋產品,也希望蘇寧給到我們更大的讓利,把加加品牌直營戰略貫徹到底。”
聊到最后王錦燊說了一段話特感慨:
自古以來,衣食住行是民生大事,也是最考驗人心的事情,一份心血一分收獲,取巧不得,也做不了假。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不管是從業者還是企業都要順應潮流,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最大的消費場景,我們好的醬油也要學會利用互聯網,走進千家萬戶,讓更多的人吃到好醬油,這是我們的根本也是我們的責任。
是啊,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人總要吃喝拉撒。好的產品永遠都會有市場。蘇寧拼購秉承提供高性價比用戶需要的好產品,賦能產業帶招商,突破性打造66產地直賣節,都是產業+互聯網融合的方向,迅速在拼購電商市場崛起,這其中也有加加食品一份美味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