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擼串盛行,食客們最在意的就是那一撮調料;大店小館,火鍋沸騰,消費者最看重的就是那一碟蘸料。小小調味料,讓食物的滋味充滿釋放——這也充分印證了近年來調味品門類在食品大產業中表現搶眼的事實。
在世界各國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調味料,其產業發展有哪些特點?市場需求呈現哪些變化?中國調味品生產企業應如何應對新的世界貿易格局?實現中國調味品產業健康發展還需補齊哪些短板?日前,有關業內人士對此做了分析和展望。
國外調味品企業看好中國市場
“中國是美食大國,調味品種類豐富,味道多樣,在世界上可謂獨樹一幟。”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張陸彪說,當前中國食品消費正處于轉型期,也是相關國內外企業的機遇期,中國食品配料市場開放合作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食品配料產業發展,一直為中外企業貿易合作搭臺。
張陸彪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餐飲口味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連鎖餐飲業的發展對定制調味品產品需求旺盛;外賣、團餐等的發展,也為調味品產品的新渠道開拓提供了新機遇;餐飲業己不僅僅是消費者飲食的場所,同時也成為了調味品產品場景體驗式消費的渠道之一。這些市場變化和發展趨勢,給中外調味品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胡椒是西餐中最常用到的調味料之一,中餐對胡椒的使用比例也越來越大。”國際胡椒共同體執行主席黃緹玲以印尼胡椒舉例說,近年來,印尼胡椒產量供大于求,而中國餐飲市場巨大,對胡椒的需求量也隨著餐飲品種的不斷推陳出新而與日俱增。“世界胡椒產業的發展絕不能忽視中國市場。”黃緹玲強調。
“中國消費者對調味品的購買力日益增強,價格接受度在不斷提升,調味產品不斷優化升級,價格有所提高,這都給中外企業提供了新的利潤增長點。”歐洲調料協會主席西蒙十分看好中國市場。
“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倡導貿易自由,我們十分贊賞中國在共建國際貿易‘雙贏’格局中所做的努力。”土耳其庫塔斯公司銷售經理古德姆說。
科技助推調味品迭代更新
“正如中國在世界上的國際形象不斷提升一樣,中國的調味品產業也在快速成長,成為食品大產業中持續發光發亮的一大門類。”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戎衛東說,伴隨火鍋、燒烤、川味食品、快餐業等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國調味品產業的發展勢頭可謂“辣”味十足。
近年來,我國調味品產業發展穩健。調味品行業企業積極順應市場變化,調整發展戰略,細分產品不斷迭代更新,經營模式逐漸多樣化,滿足了新老消費群體不斷增長的飲食消費需求。
據中國調味品著名品牌企業100強數據顯示,2016—2018年調味品百強企業的調味品總產量與總銷售收入逐年增長,相關產品的價格也在逐步提升。參與百強統計的企業中有13家為上市企業,其科技研發投入達6.4億元。2019年年中報顯示,13家企業總營收增速明顯高于其他企業,科技加持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立竿見影。
“科技是為產業服務的,產業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科技的進步。中國調味品產業發展的特點也遵循了這一邏輯。”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李偉說。
李偉表示,餐飲行業的快速發展和變革,對調味新品的研發提出了新的需求。《“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居民飲食要向低鹽、低油、低糖的方向發展。因此,調味品在調味的基本功能之外,也被賦予健康、美味和營養的內涵。中國調味品行業特別是知名調味品企業,已在這一領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一大批主打健康牌的調味新品在市場上深受青睞,有的甚至出口并占據了國外中高端市場。
行業集中度有待加強
張陸彪說,目前中國調味品市場需求發生了三大變化:“80后”“90后”逐漸成為調味品消費的主力;隨著電商的發展,調味品在餐飲、流通和零售等領域的消費渠道將更加細分;市場競爭格局中,強者恒強、弱者更弱的局面正在形成,行業集中度的快速提高已成為必然。
我國調味品行業內存大量小作坊,集中度遠低于其他國家。受我國獨具特色的調味品生產模式及行業發展進程影響,調味品行業目前主要仍以地方品牌以及作坊制企業居多,一些企業經過整合已逐步發展為區域性品牌,產品可以輻射到部分鄰近的省外市場,但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品牌并不多,市場相對分散。
統計數據顯示,2012—2018年我國調味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呈上升趨勢,2018年我國調味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有1239家。而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調味品行業集中度為44.72%,行業集中度有待提升。
如果與日本的調味品行業進行對照的話,行業集中度還有很大的加強空間。以食醋為例,中國調味品協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食醋產業年產量已接近500萬噸,但是產量10萬噸以上的食醋企業僅有4家,食醋行業集中度僅有16%左右,而與日本食醋行業60%—80%的行業集中度相比,我國調味品行業仍有很強的整合機會。
除行業集中度之外,銷售渠道也需完善,營銷專家張戟說:“調味品企業必須基于寬度、長度、密度和強度來構建完整的渠道結構。”
首先,調味品企業要從渠道的寬度著手,根據企業自身的戰略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渠道類型。其次是確定渠道的層級,也就是產品是通過一級、二級或是三級渠道才能到達終端,這關系到企業對渠道的掌控速度。然后是渠道的密度,也就是渠道的覆蓋度,關系到企業對渠道運營的力度,本質則是渠道的便利性。最后是對渠道的管控程度,這決定了企業是否能夠構建出競爭優勢。
除了渠道之外,品牌也是調味品企業競爭的關鍵。近年來,消費者的品牌意識不斷提高,對于細分品類龍頭企業的認知不斷強化。
另外,復合調味品可能成為下一個增長品類。近年來,我國復合調味品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5%,受益于餐飲連鎖化和零售便捷化,火鍋底料品類近年來得以飛速發展。(辛明 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