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9頭條生機大會在京舉辦,會上宣布推出“創作者收益計劃”,希望未來一年,幫助1萬位創作者月薪過萬元。在經歷了黃金10年后,走入下半場的內容創業將走向何方?
釣魚小伙兒吸粉60萬
出生在祖孫三代愛釣魚之家的90后小伙張烈瑋沒想到,有一天能因為釣魚而成為擁有60多萬粉絲的內容創業者。說起開設頭條號“科學釣魚”的起因,小伙兒告訴記者:“有一次,我針對一條釣魚內容發表了一條長評,結果收獲了不少點贊,還有網友鼓勵我開號,于是我就這樣走上了內容創業之路。”
別看釣魚只是一個小眾垂直領域,但開號沒多久,就迎來了首篇“10萬 ”。“魚蟲科普一下收獲了超過10萬的閱讀量,當時感覺特別有成就感,也覺得在釣魚這個小圈子里,其實還是大有可為的。”張烈瑋感嘆。
在確定漁具測評定位之后,張烈瑋給自己提出要求:一定要做內容專業、態度公正的測評。
從普通一兩百元的魚竿到上千元的魚竿,從最初的力度測評到逐步豐富測評內容……懷抱著一份熱愛和初心,“科學釣魚”收獲了越來越多粉絲信賴。“讓我特別感動的是,前段時間出了一款爭議魚竿,很多網友馬上給我留言,表示只相信我的測評。這種信任讓我非常有成就感。”小伙兒笑著說。
垂直領域成新機遇
跟“科學釣魚”一樣,如今在今日頭條、百家號、微博、知乎等平臺上,都開始出現不少深耕垂直領域的大號、大V。走過黃金10年,進入下半場的內容創業還有哪些新機遇?很多人都談到了垂直領域。
今日頭條生態總經理洪緋在生機大會演講中透露,今日頭條平臺內容生態如今呈現出三大趨勢:一是垂直領域增長迅速,情感、數碼、釣魚等14個垂類月消費增長超過100%;二是新作者冷啟動友好,2019年9月有9314位創作者首月創作即獲“10萬 ”;三是短內容受歡迎,微頭條、小視頻、問答發布量同比增長50%,閱讀量增長141%。
“科學釣魚”也用親身經歷證明了垂類小圈子里可有大作為。他表示:“如今,大眾關注度高的熱點內容往往由內容創業公司和團隊運營,個人創業者如果想要殺出重圍,可以從自己的特長出發,或許可以贏得生機。”
而在微博相關負責人看來,歷經多年發展,社交媒體領域正在走出野蠻發展、寬松管制的小氣候,而且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競爭已經從用戶規模全面轉向用戶使用時長的爭奪,各大平臺和平臺內的內容創業者都進入了深耕細作階段。
內容創業變現只能走向帶貨?
變現是內容創業者最關注的問題之一。而眼下,大批的內容創業者似乎最大的變現途徑還是電商帶貨。以“科學釣魚”為例,其變現收入的65%來自其開設的頭條小店,其余30%來自流量分成、5%來自打賞。
帶貨變現在新浪微博平臺上也有更顯著體現。微博提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7.8萬個內容創作者通過電商獲得收入,大V用戶中發布電商內容的比例達到30%。11月11日當天有9家紅人店交易額破億元。
但多元化的變現途徑一直是各家平臺正在努力的方向。目前知識付費似乎最可能成為下一步內容創業者爭搶的蛋糕。根據韭菜財經《2019內容創業市場報告》,我國知識付費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49.1億元,預計在2019年將漲到155.6億元,且未來還在繼續擴大。可以看到,用戶知識付費接受度和習慣正不斷被養成,由此,各平臺輸出優質內容的價值變得越來越高,不再停留于流量紅利帶來商家廣告收益的層面。
對此,各平臺也在積極推出針對內容創業者的鼓勵政策。洪緋宣布推出“創作者收益計劃”,希望未來一年幫助1萬位創作者月薪過萬元。按照“創作者收益計劃”,今日頭條將繼續加大優質內容扶持力度,上線微頭條流量分成,擴大多體裁創作收益,并上線加油包、粉絲必達工具,百億流量扶持優質創作者。此外,還將為優質創作者定制獨家視頻節目,打造創作者個性化IP。
微博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經過多年深耕,微博已建立起獨特的“內容-粉絲-用戶-變現”商業化閉環,為內容創作者在變現方式上提供包括廣告代言、電商、付費訂閱等多元化選擇。2019年上半年,微博賦能內容作者的變現規模已超過100億元,覆蓋60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