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長,腹平,體后部稍側扁。頭大且平扁,吻圓鈍,口大,下位,上下頜均具絨毛狀細齒,眼小。須4對,大多數種上頜須特別長。無鱗。背鰭和胸鰭均具發達的硬刺,刺活動時能發聲。胸鰭短小。體青黃色,大多數種具不規則的褐色斑紋;各鰭灰黑帶黃色。多 在湖泊靜水或江河緩流中營底棲生活,尤喜生活在具有腐敗物和淤泥的淺灘處。白天潛伏于水體底層,夜間浮游至水上層覓食,冬季多聚在支流深水處。對環境的適 應能力較強,因此在不良的環境條件下也能生活。黃顙魚是一種典型的廣食性魚類,幼魚主要食浮游動物和水生昆蟲的幼蟲,成魚以小魚和無脊椎動物為食。黃顙魚2齡達性成熟。每年5-7月,雄魚游至沿岸地帶水草茂密的淤泥粘土處(水深8-40厘 米),利用胸鰭刺在泥底上斷斷續續地轉動,掘成一個小小的泥坑,即為產卵的魚巢。雄魚筑巢后即留在巢里,等候雌魚到來,在巢里進行產卵受精。產卵活動多在 氣候由晴朗轉變陰雨的夜間進行。雌魚產過卵后即離巢覓食,只有雄魚在巢附近守護發育中的卵和仔魚,直到仔魚能離巢自由游動時為止(大約7-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