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產業高質量發展!澄海蔬菜人有話說
新年開局,廣東全省聚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著力建設農業強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產業興,則縣域興。澄海區副區長藍宗楷表示,澄海是“全國蔬菜重點生產縣區”,蔬菜品類多、基礎好,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潛力巨大,是澄海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澄海蔬菜產業園蔬菜種植基地
地處韓江三角洲,汕頭澄海是廣東省蔬菜選育種、原種生產、良種繁育主要地區,全區蔬菜年總產值近30 億元。 2021年,澄海蔬菜產業園(擴容提質)入選廣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
“接下來,澄海將繼續以‘調結構、擴規模、抓龍頭、創品牌、全鏈條、增效益’的建設思路,緊扣澄海蔬菜產業實際,以擴容提質增效和補齊產業短板為主線,高標準打造2.0版澄海區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爭創‘廣東省蔬菜產業第一縣’?!?/p>
聚力種業創新,撬動鄉村振興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作為農業的芯片,種業發展不僅關系著國人的蔬菜糧食安全,更是聯結農戶,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
和利農公司總部,澄海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一直以來,澄海區蔬菜育種技術在省內乃至國內都處于領先地位,廣東和利農生物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利農”)以澄海蔬菜產業園牽頭實施主體的身份,圍繞蔬菜的種業研發,以搭建現代蔬菜種業研發創新中心、打造現代蔬菜種業科技創新高地為目標,持續推進澄海蔬菜產業提檔升級。
和利農蔬菜種苗培育基地
每天清晨6點,在和利農蔬菜育種基地里,總能看到陳木溪的身影,他穿梭于大棚之間,觀察種苗,記錄數據,這是他從事種業40載以來養成的習慣。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和利農董事長陳木溪表示,種子在鄉村振興中,起著關鍵性作用。目前,園區共研發蔬菜品種1378 個,其中,僅苦瓜種子就研發約 500 多個品種,他們以追求作物的高產、優質、抗病、適應性為目標,繁育、篩選和推廣更多蔬菜良種,利農珍珠苦瓜、吉美 2 號苦瓜等為代表的蔬菜良種推廣種植面積已達到29.35 萬畝,市場占有率 60%,切實為社會創收產值 21.9億元。
和利農的種子產品墻
種業強則農業強,種業興則農業興。在澄海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藍圖中,蔬菜種業要怎么干?陳木溪表示,“要創新,要實干!”今年,和利農將以繁、育、推三位一體為發展目標,一是要壯大研發團隊、加大研發力度,不斷提升蔬菜種業研發水平;二是建立農技推廣制度,建設生產試驗示范基地,成立農技推廣專家組,構建“專家組+試驗示范基地+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通道;三是進一步打響澄海蔬菜種業品牌,通過推廣一批品質過硬的蔬菜品種,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持續活躍。
優化種植條件,培優特色蔬菜品牌
在澄海,哪里能夠尋到最多且最新鮮的蔬菜?答案是:在凌晨三點的涂城果蔬批發市場(下稱“涂城市場”)。據當地菜農介紹,涂城市場是潮汕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之一,遠近聞名。人流量大約在凌晨二三點達到高峰,清晨五六點清場。在這短短幾個小時里,周邊菜農匯集于此,將其銷往潮汕三市以及福建詔安等地農貿市場,每天成交蔬菜、瓜豆量達10萬斤以上。
凌晨三點的涂城蔬菜批發市場
樹高千尺,根植沃土。涂城市場的繁榮離不開澄海蔬菜種植業的強大支撐。澄海區菜籃子總量居全省第二,有“世界第一菜園子”之稱,全區蔬菜年總產值近30 億元。涌現了下岱美、南灣、建陽等多個連片專業蔬菜種植基地。
南灣村蔬菜種植基地
下岱美是距離涂城市場僅1公里的一座小村莊,蔬菜種植業年創產值超過1億元。菜農這樣描述產業的變化:“在多方面都用上了現代化設施,種菜比以前輕松多了,早上出來干一會,就到屋里喝茶,下午太陽快下山再出來?!苯陙?,在蔬菜產業園項目的支持下,下岱美村蔬菜種植基地又先后進行了道路拓寬硬化,引進了噴灌系統、排灌系統,建設了大棚設施、防雨遮陽設施等。
溪南鎮下岱美村蔬菜種植基地
“接下來,下岱美村將按照澄海區委、區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快農業產業提檔升級,以精細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一是繼續優化蔬菜種植生產條件,建設自動化氣象監測點等現代化措施,二是做大做強特色蔬菜品牌,拓展蔬菜高端市場,整體提升下岱美蔬菜產品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三是發展觀光農業,通過農旅融合進一步延申蔬菜產業鏈?!毕箩访来逦瘯涥惔号d表示,這是下岱美村的高質量發展規劃,也是澄海菜農的美好愿景。
油菜種植戶開懷大笑
農化服務再升級,蔬菜品質有保障
陽光下,澄海大芥蘭青翠欲滴,閃爍著的光芒仿佛也預示著產業發展充滿希望。今年澄海蔬菜產業要高質量發展,作為蔬菜產業的重要一環,為蔬菜產量和品質起保駕護航作用的威迪農化有限公司(下稱“威迪農化”)也有相應計劃。
澄海大芥蘭
眼下,春耕時節即將到來。為幫助農民精準使用農資,提高蔬菜品質,威迪農化專門派出了“助農行動”技術團隊,他們正前往溪南鎮下岱美村,為蔬菜種植戶們測土、檢測病蟲害等,幫助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團隊負責人謝少躍表示,如今農資產品投入使用和農業技術指導服務同等重要,重視土壤的健康情況,根據農戶的種植習慣,有效改良土壤,才能更有效地提升澄海蔬菜的產量和品質。
農技服務團隊下鄉指導
威迪農化總經理謝佳民表示,今年將著力建設蔬菜產業服務中心,一是配備一批實驗室配套設備、田間技術服務設備;二是構建蔬菜蟲情物聯網監測系統,包括蔬菜蟲情信息采集設備、物聯網殺蟲燈購置,農林小氣候自動觀測系統和蔬菜蟲情大數據監測平臺建設;三是購置植保無人機、航測無人機及充足的儲備藥劑;四是組建一支蔬菜技術服務精英隊伍,邀請專業的蔬菜種植專家,幫助培育一批懂技術、愛農業的新型蔬菜種植戶。
天氣與病蟲害檢測設備
聚焦文化傳承,擦亮潮汕菜金字招牌
深加工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應鏈、構建利益鏈的關鍵環節。近年來,澄海區堅持立足特色資源,支持引導企業發展預制菜,拓展醬菜、老菜脯、獅頭鵝等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空間,帶動潮汕小吃創新工藝,推動加工層次向精深發展。如今,澄海蔬菜產業園有農產品大中型加工企業10家,蔬菜腌制加工廠40多家,年加工蔬菜達36萬噸以上,加工產值5.92億元。每年出口的凈菜及腌制加工產品創匯超500萬美元。
廣東潮汕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月十三,在廣東潮汕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潮汕佬”)內,新年第一批橄欖菜乘著長達數十米的傳送帶從遠處而來,它們像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在機器的“命令”下,“自發”地進行著灌裝、封蓋、貼標……
潮汕橄欖菜生產線正在運行中
潮汕佬董事長史定生介紹,橄欖菜是潮汕地區風味小菜。在以前橄欖菜生產多以“小作坊”的形式存在。改革開放以后,產業乘風起航,大批工廠應運而生。近年來,潮汕佬更是借助蔬菜產業園建設的新契機,持續精進高新技術設備,把握市場熱點,開展食品加工基地升級改造、建設醬腌菜研發中心,以科技創新帶動業務形態全面升級。
史定生被定為潮汕橄欖菜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史定生表示,過去一年,潮汕佬廣大干部職工創新實干,經受住了新冠疫情帶來的壓力和考驗。展望2023,一是推進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潮汕醬腌菜文化展示中心。當前潮汕佬醬腌菜文化館即將完工,建成后,將接納社會公眾進館參觀,同時館內將聘請專業人士做講師,以場景為“課本”,開設課堂教授醬腌菜傳統制作技藝。二是整合優勢資源,合力推廣潮汕菜文化。下一步,潮汕佬計劃聯合更多潮汕食品生產商,布局潮汕沙茶醬、蠔油、炸粉等更多風味輔料,建設牛肉丸生產線,繼續將潮汕菜文化發揚光大。
醬腌菜文化館(部分)
醬腌菜文化館(部分)
醬腌菜文化館(部分)
醬腌菜文化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