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劑引輿論危機 海天醬油幾度回應 爭議仍未平息
這個國慶假期,海天味業過得并不順利。
本次的輿論危機事發于9月末,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自己買的海天醬油。在對比國內外產品的成分差異中,網友發現,在日本銷售的海天醬油除了水、大豆、小麥以及食鹽、砂糖之外,并無其他添加成分;而在國內的海天醬油還添加了焦糖色、苯甲酸鈉、三氯蔗糖等添加劑。
網友們憤怒于海天味業對國內外消費者的“雙標”,同時有人指出苯甲酸鈉為防腐劑,這進一步引發無數網友對醬油生產過程和食品安全的擔憂。
9月30日、10月4日,海天味業連續發文自辯,希望消費者不要聽信謠言,對于國內外消費者品牌更無“雙標”之說。
網友對此看法不一,有人引用專家評論稱,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現代生活已離不開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盲目恐慌抵制不可取;也有網友質疑品牌添加防腐劑等是否為了節省成本,且海天曾參與醬油添加劑標準制定,是否參雜“私貨”不顧消費者安全,令人懷疑。
截至9月30日收盤,海天味業股價為82.82元/股,今年已累計下跌12.6%,總市值3837億元。對比中炬高新、千禾味業,其市值僅為250.4億元和144.5億元。
從財報數據來看,海天味業上半年總營收135.32億元,同比增長9.73%;歸母凈利潤33.93億元,同比增長1.32%。作為A股白馬龍頭,海天味業即便面對外部環境壓力,也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增長,被譽為“醬油茅”。添加劑風波或將對品牌全年的增長數據造成一定影響。
雖然已有專家、權威機構為合規的食品添加劑正名,但此次輿論風波仍有愈演愈烈之勢。有業內觀察人士評價稱,海天味業起訴誹謗的官司會贏,但卻無法真正打消人們的懷疑,真正的考驗或許在于10月10日股市開盤后其股價的變化。
海天味業兩度緊急發文
據悉,在事件發酵當晚,9月30日海天味業立即發布了一份聲明。
在文中,海天味業表示,公司產品都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產,且所有產品添加劑的使用均符合我過相關標準法規要求。隨后,海天對造謠“醬油致癌”、“坑害國人”等言論的短視頻賬號將進行起訴。
由于并未回應國內外醬油產品配料表的差異,有網友扒出了海天味業參與國內醬油行業相關標準制定的信息。
新消費日報在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查詢發現,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是國內配置醬油、醬油質量以及釀造醬油工藝規范的起草單位之一。與此同時,海天調味食品還是國內耗油、黃豆醬的國家標準起草機構之一。目前,海天還參與著料酒質量的國家標準起草工作。
更多的質疑隨著“海天味業參與起草醬油行業先行標準”的熱搜話題而涌現。有網友認為,海天這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10月4日,海天味業再次發布聲明,表示用食品添加劑來誤導消費者認為中國食品比外國食品差,要么是不明真相,要么是別有用心;而企圖用“雙標”來挑起矛盾對立,不僅打擊了國人的消費信心,還會嚴重影響“中國造”的世界聲譽。
添加劑風波將走向何方?
10月5日,中國調味品協會也發布聲明稱,標準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之分,只因各國飲食習慣和消費習慣不同,而存在差異;企業只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其生產的產品就是安全的。中國調味品協會還高調支持海天味業維權,追究網絡造謠者的法律責任。
多家媒體也邀請專家現身說法,對添加劑的妖魔化該被糾正。
還有博主計算了醬油中防腐劑苯甲酸鈉的劑量問題:目前國家批準的苯甲酸鈉一般用量在1g/kg,一次性攝入25g以上會出現中毒現象,但這意味著一個人一次性至少要喝下25kg的醬油才會出現中毒,而這幾乎不可能辦到。
雖然也有化學以及食品添加行業從業者表示,苯甲酸鈉少量攝入后會隨著尿液排出,不會在人體形成堆積,但有網友依舊擔心“積少成多”的問題。
此次海天醬油輿論發酵如此之快,主要原因在于視頻博主辛吉飛的一小段視頻。
在辛吉飛的“科技與狠活”視頻內容中,他憑借自己在食品添加劑領域的知識,通過混合食鹽、味精、增味劑、醬油香精、焦糖色素、果葡糖漿以及清水,現場為網友勾兌了一大桶醬油。
辛吉飛正在添加濃縮醬油香精
簡單粗暴的手法下,無數網友對于錯誤、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感到恐慌,同時也將辛吉飛視作食品添加劑安全的“吹哨人”。
不過據新消費日報觀察,視頻博主辛吉飛從未在勾兌醬油的視頻中提到任何品牌名稱,當初該視頻也并非為抨擊特定品牌而發布,為避免部分爭議他已注銷抖音賬號,轉戰快手。若因此認為海天醬油“造假”、“勾兌”,實屬“莫須有”之罪。
辛吉飛在10月5日的視頻中,側面評論了海天味業一事。他表示,希望廣大網友明辨是非,不要被人利用,該品牌也有0添加產品。但他也認為,中國消費者不應該和外國消費者吃的不一樣,我們要比外國人吃得更好;而品牌把產品踏踏實實做好,就是對消費者最大的回饋和感恩。
有媒體走訪多家超市后發現,網上輿論發酵,雖然并未明顯影響到海天醬油的線下銷售,但品牌聲譽已受損,四季度海天味業的銷售壓力不小。
在9月末海天味業與投資者的互動問答交流會上,海天表示,若想要實現全年營收利潤增速達到12%的增長目標,確實面臨非常大的壓力,今年主要原材料價格一直處于較高水平,成本壓力較大。同時,公司高管也表示,全年增長目標不會調整,醋和料酒近年取得不錯的增長,未來公司也會持續強化品類競爭力。
海天能否完成全年增長目標,鞏固自己“醬油茅”的龍頭地位,在復雜的輿情和消費環境下,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