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陽大米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種好糧、產好米、吃好飯,一頭連著農民的腰包,一頭牽著百姓舌尖上的新期待。“水韻蘇米”作為省域公用品牌,自2018年啟動品牌建設以來,江蘇大米“放心、好吃、營養”的整體形象逐漸深入人心。
作為“水韻蘇米”十大區域品牌之一,鹽城市射陽縣持續推進“射陽大米”品牌建設,形成了區域公用品牌為核心、企業品牌為支撐、產品品牌為基礎的“射陽大米”品牌體系。
近日,《射陽大米:創新運營管理機制打造百億優勢產業》入選2022年全國農業品牌創新發展典型案例名單。
射陽大米現有水稻種植面積160萬畝,涉及大米加工企業68家、生產線72條、烘干企業200家、農戶23萬戶、小農場778家、倉儲150萬噸,年加工生產能力達到300萬噸,年產銷120萬噸,全產業年營業額超百億元。
射陽大米先后獲得中國農產品百強區域公用品牌、中國大米十大區域公用品牌、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中國國際綠博會金獎、中國十大好吃米飯、江蘇省農產品十大區域公用品牌等稱號,品牌價值達245.32億元。
2005年以地理標志名稱注冊“射陽大米”集體商標,2017年登記為農業部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得益于江淮氣旋入???、濕潤的海洋性氣候環境、規范化品牌管理制度、精選的良種和先進的種植模式,形成了區域公用品牌為核心、企業品牌為支撐、產品品牌為基礎的“射陽大米”品牌體系。
為規范商標使用行為,射陽縣明確申請使用“射陽大米”商標必須符合產地、品質、質量、安全要求,全面實行“五掛鉤”。即:和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和綠色、有機證書申辦、和地方標準堅定執行、和規模發展及基地建設、和自律公約堅持履行等五個方面掛鉤。
制訂了從品種選定、種植、收貯到加工包裝等方面射陽大米系列標準。該標準中膠稠度、直鏈淀粉、食味值等多項指標高于國家行業標準,體現了射陽大米與眾不同的品質特征和品牌價值。
先后制定出臺《射陽優質稻米產業發展規劃》《射陽大米產業健康發展實施意見》《射陽大米產業綠色高質高效行動意見》等,引領大米品牌良性發展。實施扶持激勵,設立千萬元財政專項資金,對良種推廣、質量溯源、品牌創建、基地建設、綠色生產等方面予以獎補。強化推介宣傳,每年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召開新聞發布會、產銷對接會,舉辦新品品嘗會、產業發展論壇,全方位多層次培育品牌,講述品牌故事。同時開展司法維權,近幾年年均調解判處侵權案件16起,有效遏制制假售假,有力維護品牌形象。
目前,射陽大米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實現育秧、種植、收儲、加工、銷售、研發、溯源等稻米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并拓展至年糕、粽子、八寶粥、米糠油等深加工領域。
射陽大米加工企業現有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3家、市級7家,擁有生產基地和訂單農業規模50萬畝,綠色食品25個、有機食品14個,龍頭帶動作用日益顯現。
水韻江蘇,魚米之鄉。射陽大米作為“水韻蘇米”家族的一員,將持續打造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品牌影響力,努力爭當“水韻蘇米”品牌建設的先行者、引領者、示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