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為最大大米出口國,卻加稅,無疑是雪上加霜

 
點擊 107回復 0 原帖 2022-10-10 15:09

印度對出口的大米加稅了,會不會引發糧食危機呢?現在全球干旱引發的系列影響正在逐步的顯現出來,最近印度就宣布了對部分等級的大米出口要征收20%的關稅,以確保他自己的糧食供應。



印度加稅為糧價上漲拱火


大家知道,就今年以來由于俄烏沖突,還有全球高溫,以及很多國家濫發貨幣應對疫情,導致糧食的價格在大幅的上漲,那印度這次一加稅等于又是在給全球的糧食漲價拱火了,這個消息傳出來之后,很多買家都不干了,他們不愿意額外的支付這20%的關稅,導致現在有超過100萬噸的大米被滯留在了印度的港口。



這個事兒啊,肯定怪不得人家買家,因為通常政策要調整,總得有個緩沖期,但是印度倒好,9月8號宣布的,9號就執行了,完全就不給大家留反應的時間。談好的交易,突然要加價20%,那誰能樂意呢?當然了,印度也有自己的理由,首先今年因為高溫和干旱,他自己的水稻種植面積也下降了,很有可能會欠收。



其次,如果這個加稅留了緩沖期的話,很多人肯定會搶在這個政策生效前把糧食趕緊賣掉,就反而會加劇糧食的出口,這不就起到反作用了嗎?那至于為什么說印度這個舉動可能會加劇糧價的上漲,那是因為印度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他一家的出口量就會占到全球大米貿易量的40%。



而且在這之前的五月中旬,他已經宣布了禁止小麥出口了,然后六月份又限制了食糖的出口,而小麥和食糖的產量,印度排在全球第二,可以說它是一個重要的糧倉。那今年因為俄烏沖突,國際糧食市場上本來就少了兩個大賣家,現在印度這樣一個頭號貿易商也限制糧食出口了,那你說全球的糧食安全問題怎么能不讓人擔心呢?



印度少賣大米,對其他國家有多大影響?


可能有人會覺得了,印度少賣點兒,那其他國家少吃點兒不就行了嗎?影響有多大呢?確實就看上去,咱每天少吃一口飯也沒啥關系,又餓不著,但放在全世界來看的話,這個邏輯就不通了,因為沒有人會主動愿意自己少吃,哪怕1%呢,那怎么辦?只能通過價格來調節,而且供應少1%,不是說價格漲1%就夠了,而是價格會漲到有1%的人買不起糧食為止,這個幅度就非常恐怖了。



印度加稅對中國有影響嗎?


那咱們中國是因為糧價有國家調控,所以大家平時的感受不是很明顯,可是國際市場完全不一樣,誰錢多誰說了算。那么印度限制大米出口這個事兒對我們有沒有影響呢?有一點,但不大,因為印度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可咱們是最大的大米生產國呀。



我們的南方還有東北地區,大米都是主糧,想保證自己的大米夠吃,這個沒問題。當然啦,大城市的超市里面有一些印度的大米在賣,這些品種可能價格會漲一點,但大不了選其他的牌子唄。咱們東北的大米品質真不差,而且中國因為之前有過饑餓的深刻記憶,所以咱們對于糧食安全的重視程度很可能是全球第一。



比如說我們有18億畝的耕地紅線,還有為了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所實行的糧食收儲制度,哪怕犧牲一些經濟效率,也要確保我們的米袋子的絕對安全。而且不僅如此,在農業科技上我們也領先印度不是一點兒。在這背后,除了有袁隆平等科學家的貢獻之外,還有像肥料農藥等農資的生產能力,我們的優勢也是非常明顯的。



所以說印度的糧食武器想影響中國基本沒可能。當然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咱們還是要明白,每一顆糧食都來之不易,我們雖然歲月靜好,但是有人真的是在負重前行。


舉報收藏 0打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