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醬油,賣不動了?

 
點擊 117回復 0 原帖 2022-10-09 16:59

盡管一周內公司兩度發布聲明,海天味業醬油添加劑事件仍在持續發酵,質疑聲不斷。



這是否危及海天味業“醬油一哥”的江湖地位?



在這個“多事之秋”,海天味業如何找到突圍點?



海天味業,雪上加霜



最近,海天味業被卷入“海克斯科技食品”、“科技與狠活”、“雙標”的輿論是風波中,一時間成為了眾矢之的。



“海克斯科技”出自游戲《英雄聯盟》,指一種魔法和科技融合的頂尖技術,現在已經成為了“食品添加劑”的代名詞。



盡管海天味業很快就發聲明澄清,措辭十分強硬。沒想到“越描越黑”,網上討伐聲洶涌,股價接連下跌。



今年頻頻爆發的輿論危機,對海天味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去年,海天味業交出了近11年來最差的成績單。



2021年,海天味業丟失了業績雙位數增長的趨勢。去年海天味業營收250億元,同比增長9.71%,增速創下2010年有業績披露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去年歸母凈利潤為64.3億元,同比增長僅4.09%,增速創下2011年以來最低水平。



數據來源:雪球



受業績下滑影響,2021年至今,海天市值蒸發了3000多億元。



進入2022年后,下滑的趨勢并沒有改善。公司2022年一季度營收微增,凈利潤下滑6.36%,毛利率僅38.17%,為上市8年來最低。



“醬油一哥”的渠道困境



成也經銷商,敗也經銷商。



海天味業在最巔峰的時刻,市值超過6000億元。



之所以有這樣的地位,其核心競爭力之一,便是在過去很多年建立了龐大的線下經銷網絡。



在其他醬油品牌還在超市的貨架上徘徊時,海天已經通過經銷商將產品賣到了超市、農貿市場、批發市場等地方。



2014年,其經銷商約2100個,2019年,增長至5800位。依靠龐大的線下經銷商渠道,其營業收入水漲船高。



而現在,海天味業的醬油快賣不動了。



2018到2021年, 海天味業的醬油,營收同比增速從15%腰斬到8%,再到2022年上半年的6.81%,呈直線下滑的趨勢。



醬油增速下滑,直接的后果就是海天味業整體營收和凈利潤增速的下滑,2021年, 海天的凈利潤增速跌至4.2%, 而此前,這個增長率還在20%以上。



渠道銷售曾是海天賴以生存的生命線,但近兩年來因為疫情的影響,線下消費已經不如曾經“能打”了。



海天味業也終于迫于疫情,開始發力線上渠道。



2018年至2020年,海天味業的線上渠道收入一直不溫不火,營收徘徊在3-4億元左右,占比不超過3%,還在2020年出現負增長。



2022年上半年總算有點起色,線上營收5.36億元,占比約為4%。不過這個成績依然無法和競爭對手相提并論。



但不得不提的是,線上渠道的毛利率高達50%以上,遠超線下渠道。這或許是海天味業凈利潤增速跌到了1%的根本原因。



“全渠道”能否成為海天的突破口?



比起彌補線上的短板,海天味業更需要從全渠道的視角直接切入。



云徙科技食品飲料行業總監錢飛告訴88實驗室,消費品的渠道模式已經走過了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純分銷。企業以分銷業務為主,授權經銷商進行第三方平臺運營。



第二個階段是分銷+零售。企業主營線上新零售,線下以分銷業務為主,零售與分銷各自經營,存在競爭。



第三階段是全渠道融合。企業線上線下全面融合,以用戶為中心,實現 O2O場景、實現會員通、營銷通、商品通、訂單通、庫存通等,對企業的營銷體系、供應鏈、結算體系進行新的探索,實現線上線下一體的混合零售模式。



為什么要建設全渠道?



首先,是業務提效。支持增量業務和大客戶業務在線;實現業務、財務、庫存的統一運營。



其次,是洞察用戶,促進業務增長 服務渠道 B端客戶用C端思維運營。



再者,是通過數據來驅動業務運營,因為有了全鏈路的數據,能夠實時地掌握動銷的情況,實現數據驅動業務的運營平臺。



錢飛表示,要建設一個全渠道營銷數字化平臺分成三步:



第一步,要建立一個渠道的大B的運營平臺,



第二步,是要搭建一個終端小b運營平臺。



第三步,是要建立消費者的運營平臺。



然后,再把大B-小b-C進行全鏈路一體化的運營,這就是BC一體化運營平臺。



伽藍集團、竹葉青等品牌已經在BC一體化運營中嘗到了甜頭。而海天醬油還困在分銷為主的模式下。



海天醬油被爆出“海克斯科技事件”并不會撼動其“醬油一哥”的地位,如果后續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海天醬油產品存在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雙標”事件大概會隨著時間而平息。而它背后深藏的經營危機才是真正值得企業反思和探索的。


舉報收藏 0打賞 0